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具身智能,氮化镓大有可为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06 日 15:01 | 分类 产业 , 射频 , 氮化镓GaN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资料显示,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是指智能系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利用身体的感知和运动能力来实现学习和推理的能力。这种智能形式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智能不仅仅是脑部的活动,还包括身体的运动和感知。它强调智能体(如机器人)与其物理形态和所处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认为智能行为是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而产生的,且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循环的感知、决策、行动和反馈来实现“智能增长”。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具身智能逐渐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未来前景广阔。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研究,2025年各机器人大厂逐步实现量产的前提下,预估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产值有望超越20亿美元,2024年至2027年间的市场规模年复合成长率将达154%。

业界指出,正如AI驱动半导体产业发展一样,具身智能也可以为半导体产业带来助力,尤其是功率半导体领域。此前,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搭载了28个关节驱动器,每个驱动器都通过电机驱动,而每个电机则需要1~2颗IGBT等功率器件。

除IGBT之外,氮化镓在具身智能产业的应用潜力也不断凸显。

此前,英飞凌详细介绍了氮化镓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优势,该公司认为氮化镓在提升能效与缩小体积方面具备优势,将推动人行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送货无人机市场增长。

英飞凌认为,随着机器人技术集成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计算机视觉等AI先进技术,氮化镓将为打造更高效、更紧凑的设计带来必要的能效。基于GaN的电机驱动系统能提供优异能效和性能、更高功率密度、更少电机损耗和更高速的开关能力。这些技术带来了诸多优势,比如无需笨重的电解电容器、缩小尺寸并提高了可靠性。将逆变器集成到电机机箱中,可减少散热器的需求,同时优化关节/轴的布线,并简化了EMC设计。更高效的控制频率可改善动态响应能力。

具有高开关频率的GaN基电机控制设计还支持在紧凑的密封外壳中实现更高的功率,在高频下,GaN能够提供优异的性能,这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包括逆变器和电机的损耗),并保持较低工作温度。

国内应用方面,近期,中科半导体团队推出了首颗基于氮化镓(GaN)可编程具身机器人动力系统芯片,缩短了具身机器人开发成本和姿态学习时间,有望加速具身机器人产业的商用化步伐。

该款芯片主要应用于多关节具身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根据推理大模型生成的3D虚拟模型与姿态坐标,通过芯片自带的“边缘物理模型”输出的阵列PWM电流信号控制上100条仿真肌肉及伺服电机系统来完成复杂的原子操作,单个姿态运动达32个自由度。通过“边缘物理模型”输出PWM信号控制物理量信号,使机器人具有人一样的复杂肢体动作和物理质量的约束。(集邦化合物半导体Flora整理)

更多SiC和GaN的市场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集邦化合物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