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岳先进”)正式开启港股招股,计划全球发售4774.57万股H股,其中香港发售占5%,国际发售占95%,发售价将不高于42.8港元。此次IPO引入了国能环保、未来资产证券、山金资产、和而泰等5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7.4亿港元。扣除开支后,公司预计净募约17.64亿元人民币。

图片来源:天岳先进公告截图
天岳先进此次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业务的拓展与技术研发。其中,约70%的资金将用于扩产8英寸及更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的产能,20%用于研发,10%补充营运资金。这一战略布局显示了天岳先进在碳化硅领域的雄心,尤其是在大尺寸衬底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计划在东南亚新建生产基地,以应对国际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
根据7月31日更新的招股书,天岳先进的营收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4.17亿元、12.51亿元和17.68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4.08亿元。碳化硅衬底销售是其核心业务,在各时期收入占比均超过80%。

图片来源:天岳先进公告截图
销量方面,碳化硅衬底出货量持续攀升,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63795片、226302片和361191片。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为97723片,同比增长14.75%,但受市场竞争影响,平均售价降至每片3369.4元。
值得注意的是,天岳先进在不同类型衬底上的表现有所分化。作为业务主力的导电型衬底,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为7.75万片,营收约为2.6亿元,受价格影响同比略有下降。而半绝缘型衬底则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同期出货量达2.022万片,同比增长160%;营收约0.7亿元,同比增长142%。
目前,天岳先进拥有山东和上海两大生产基地,总年产能已超过40万片,并已实现8英寸衬底的批量销售。上海临港基地在2024年上半年提前实现年产30万片导电型衬底的量产能力,较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当前正推进第二阶段产能提升,目标将总产能扩至60万片/年,重点布局8英寸和12英寸衬底的规模化生产。
此外,济南10亿元项目于今年4月启动,聚焦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高端市场需求,采用液相法制备技术,通过优化晶体生长界面和应力控制,良率较传统气相法提升30%以上,单位成本下降约40%。济南500吨单晶基地预计2025年6月试运营,可满足5000台生长炉扩产需求。
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天岳先进表示,公司计划在东南亚建立一个新的生产基地,继续扩张海外业务。
截至2025年3月31日,天岳先进已与全球前十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商中的半数以上建立了合作关系。2025年7月18日,公司开始向日本市场批量供应碳化硅衬底材料。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达8.40亿元,同比增长104.43%,占总营收的47.53%。2025年第一季度,境外收入为1.95亿元,占比稳定在47.8%。
今年7月中旬,天岳先进与舜宇奥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碳化硅光波导镜片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碳化硅衬底材料在AR眼镜光学领域以及电动汽车显示器(如平视显示器)中的应用。此次合作将加速该关键部件的量产,推动碳化硅衬底材料在光学领域的深度应用。
天岳先进还与半导体设备厂商中微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国产集成电路设备在微纳光学领域的在地协作。这一合作将有助于提升天岳先进在微纳光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集邦化合物半导体 竹子 整理)
更多SiC和GaN的市场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集邦化合物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