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飞凌今日公布了其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并对全年进行了最新展望。
根据财报数据,英飞凌第三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营收达到37.04亿欧元,环比增长3%,略高于市场预期。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当季部门利润为6.68亿欧元,部门利润率达到18.0%,较上一季度的16.7%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产品销量的增长和运营效率的优化。

图片来源:英飞凌
从业务部门来看,绿色工业电源(GIP)和电源与感测系统(PSS)部门的营收均实现显著增长,而最大业务板块车用电子(ATV)部门则有小幅增长,联网安全系统(CSS)部门营收略有下降。
在业务结构方面,英飞凌的营收构成体现了其以功率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业务架构:功率器件及模块贡献了约40%的营收,控制与连接类产品和模拟与传感器各占约30%。在这一架构下,SiC功率器件、电机控制模块及车载安全IC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作为英飞凌最大的业务板块,汽车电子(ATV) 部门贡献营收18.7亿欧元,同比增长约1%,部门利润率维持在19.8%。在该领域,英飞凌的技术突破集中体现在碳化硅(SiC)和微控制器(MCU)产品线的推广上。该公司基于200毫米SiC晶圆开发的车规级SiC MOSFET,在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中展现出卓越性能,通过低导通损耗和高溫稳定性实现了高功率密度输出。
绿色工业电源(GIP)部门在本季度取得了亮眼增长,营收达5.03亿欧元,同比增长9%,利润率突破22%。电源与感测系统(PSS) 部门营收为10.53亿欧元,同比增长13%,利润率达到18.8%。该部门的技术重点在于AI服务器电源解决方案和传感器融合模块。功率与传感器系统部门营收10.53亿欧元,同比增长13%,利润率18.8%。
为了支持未来增长,英飞凌正在持续扩张其SiC与GaN产能。其位于马来西亚的Kulim 3工厂已提前投产并实现了200毫米SiC晶圆的量产,公司计划到2026年将SiC成本降低约30%。
英飞凌执行长Jochen Hanebeck表示,尽管市场库存调整已大幅推进,但公司及其客户仍需应对不确定的宏观经济和贸易环境。他强调,英飞凌正积极把握策略性增长领域的机会,包括软件定义汽车、为AI数据中心提供的电源解决方案、快速增长的能源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未来的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他指出,凭借公司在功率半导体、模拟与传感器以及控制与连接方面的全面产品组合,英飞凌已为这些市场的长期增长趋势做好了充分准备。
(集邦化合物半导体整理)
更多SiC和GaN的市场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集邦化合物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