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天天成”)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公司上市材料被正式受理,独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图片来源:瀚天天成上市申请书截图
资料显示,瀚天天成成立于2011年,由碳化硅行业知名科学家赵建辉博士创立,是全球碳化硅外延行业的领导者,主要从事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研发、量产及销售。瀚天天成在全球率先实现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大批量外供,也是国内首家实现商业化3英寸、4英寸和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批量供应的生产商。
二度递表港交所,股东阵容“豪华”
这并非瀚天天成首次冲击资本市场。2023年12月底,瀚天天成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 A 股上市申请,拟在科创板上市,中金公司为其保荐人。2024年6月,因该公司及其保荐人中金公司申请撤回IPO文件,上交所终止了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之后,瀚天天成将目光转向了港交所。2025年4月8日,瀚天天成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据港交所信息显示,其招股书于10月8日失效。
随后10月14日,瀚天天成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继续冲刺港交所主板。瀚天天成在招股书中表示,选择港交所上市,是因为港交所能为公司提供国际平台,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的市场知名度,获得国际资本以优化资本结构,还有助于吸引国际人才等。
招股书显示,此次募资主要用于扩大碳化硅外延晶片产能,计划在未来五年以严谨且审慎的方式扩大碳化硅外延晶片的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还会将投入资金用于碳化硅外延晶片研发,以提升技术能力并巩固技术优势。
在财务业绩方面,瀚天天成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五个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41亿、11.43亿、9.74亿和2.66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43亿、1.22亿、1.66亿和0.14亿元。其毛利率分别为 44.7%、39%、34.1% 及 18.7%。
股东结构上,创始人赵建辉直接持股28.85%,为控股股东;华为旗下哈勃科技以4.03%持股位列第五大股东,与华润微电子(2.69%)、厦门国资等形成战略股东阵营,目前企业估值约26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大客户贡献了超80%的收入,且存在5家客户与供应商身份重叠的情况,主要源于外延片代工模式下的衬底供应安排。
今年2月28日,瀚天天成董事长赵建辉对外表示,该公司的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厂房已完成建设,其设备购置预计在3月份完成。3月7日,据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发文,瀚天天成的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厂房已完成建设,并启动设备采购流程,计划在3月底完成签约。
碳化硅赛道迎爆发期
当前国内第三代半导体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新能源汽车是核心驱动力,随着车企对高效能、长续航车型的需求提升,车用SiC器件的渗透率持续提高,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关键引擎。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中国碳化硅外延片产业2026年有望上升至14.82亿美元。
从发展动力来看,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形成双重助力。一方面,8英寸SiC外延晶片替代6英寸已成为行业明确趋势,国内企业在衬底制备、外延生长等核心环节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国家层面将第三代半导体纳入重点发展领域,通过研发资金扶持、地方设备补贴及税收优惠等政策,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目前SiC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国际巨头凭借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加速扩产,巩固市场地位;国内企业则在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卡位,头部厂商通过技术研发和产能布局争夺市场份额。从资本层面看,行业吸引大量资金涌入,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将占据更多竞争优势。
(集邦化合物半导体 金水 整理)
更多SiC和GaN的市场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集邦化合物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