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酝酿碳化硅散热新突破,X-FAB氮化镓代工再升级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5 日 13:46 | 分类 企业 , 氮化镓GaN , 碳化硅SiC

当传统硅基半导体逐渐触及物理极限,第三代半导体日益受到重视。碳化硅、氮化镓等产品不仅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以及光伏领域扮演关键角色,而且正推动产业从材料到设备、制造等领域的改革,吸引各路厂商积极布局。近期,台积电、X-FAB两家公司传出新进展。

台积电:计划将12英寸单晶碳化硅应用于散热载板

近期媒体报道,台积电正号召设备与化合物半导体相关厂商参与,计划将12英寸单晶碳化硅应用于散热载板,取代传统的氧化铝、蓝宝石基板或陶瓷基板。

图片来源:台积电

以往碳化硅主要应用在功率半导体、车用及储能领域,如今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例如在AR智能眼镜(AR Lens)镜片及高端3D IC封装中,需要碳化硅作为散热材料,尤其是应用在散热载板这个部分。

其中,3D IC封装的碳化硅应用有两个可能方向,首先是散热载板,将以「导电型 SiC」优先测试;下一阶段则可能在硅中间层(Silicon Interposer)导入半绝缘型 SiC。

从材料特性来看,碳化硅的热导率(K值)仅次于钻石。陶瓷基板的热导率约200~230W/mK,而碳化硅可达400W/mK、甚至接近500W/mK。 对数据中心与AI高运算需求而言,比传统陶瓷更能满足散热需求。 不过以散热角度来说,钻石仍是理想的最终材料,但要做到12英寸晶圆规格,目前成本过高且技术尚未成熟。

碳化硅主要分为导电型(N型)与半绝缘型。 N型呈现黄绿色半透明,而半绝缘型则接近全透明。业界透露,当前6英寸SiC晶圆仍是主流、8英寸是未来扩产方向,台积电要求的12寸SiC若是作为中间层使用,对结构瑕疵的要求不像传统SiC那样严格,但中间层的关键在于切割技术,如果切割技术不佳,碳化硅的表面会呈波浪状,就无法用于先进封装。

X-FAB:推出GaN-on-Si代工服务

9月4日,X-FAB公司宣布,基于其XG035技术平台推出针对dMode器件的硅基氮化镓(GaN-on-Si)代工服务。此举进一步发挥和强化了X-FAB作为专业纯晶圆代工企业的优势,现可提供涵盖GaN及其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包括碳化硅(SiC))的全套加工技术,助力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实现设计落地。

X-FAB的GaN-on-Si技术由其位于德国德累斯顿的先进8英寸晶圆厂提供。该厂是X-FAB在全球运营的六大生产基地之一,拥有稳定可靠、符合汽车行业认证标准的制造环境,且配备各类专业加工设备、测量工具和技术,并针对GaN的研发与生产进行了优化,同时兼顾模拟CMOS工艺,能够提供满足汽车、数据中心、工业、可再生能源、医疗等领域客户所需的较厚GaN-on-Si晶圆。

图片来源:X-FAB

图为X-FAB德累斯顿厂制造的8英寸 GaN-on-Si 晶圆

X-FAB多年来在高压GaN技术领域积累深厚,近期发布开放XG035 dMode工艺平台,随后X-FAB将内部专业能力延伸至dMode器件GaN-on-Si代工服务。该工艺包含常用于功率转换应用的dMode HEMT晶体管(电压可扩展范围为100V至650V)。此外,X-FAB还可提供定制化GaN技术和产品,包括dMode、eMode HEMT,以及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chottky Barrier Diodes),这些器件广泛应用于高频整流、电源系统,和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

目前,X-FAB已推出可简化客户设计流程并实现更快速入门的PDK。此外,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还将开放公共MPW服务,允许多个客户共享单片硅晶圆进行芯片制造。这些举措将进一步降低原型设计及小批量生产的准入门槛。

(集邦化合物半导体 秦妍 整理)

更多SiC和GaN的市场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集邦化合物半导体。